查看原文
其他

万事行为先的道理

一年春作首,万事行为先。任何事业,都是始于梦想而成于行动。清人彭端淑在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一文中,讲了一个故事:在四川的边远地区住着两个和尚,一穷一富。一天,穷和尚对富和尚说:“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,你说行不行?”富和尚问:“这两地来回好几千里,你靠什么去呢?”穷和尚说:“我只要一只喝水的瓶子和一个吃饭的瓦盆就行了。”富和尚听后笑道:“几年前我就想租条船到南海去朝圣,凭我的条件到现在都还没能办到,你仅靠一只瓶子、一个瓦盆就想去南海,真是白日做梦!”

果真是白日做梦吗?当然不是。“越明年,贫者自南海还。”富和尚“常立志”,只是立在口头上,结果讲一事空一事;穷和尚“立常志”,却是踏踏实实地立在行动上,最终干一事成一事。可见,“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,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,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。以此态度求学,则真理可明,以此态度做事,则功业可就”;反之,如果只重空谈、怕苦怕累,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成。

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据《晏子春秋》记载,春秋时期,齐国大夫梁丘据非常敬慕晏子,曾对晏子说:“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您啊。”晏子说:“我听说,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,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。我和别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,只是经常做个不停,做个不休罢了,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?”“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”,这便是晏子的行为准则。靠着这种执着进取的实干精神,晏子成为了齐国历史上与管仲并称的政治家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的赞语中说:“假令晏子而在,余虽为之执鞭,所忻慕焉”,表达了对晏子的敬仰之情。一次行动胜过千次空谈。任何事情,只要决定去做了,就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。少空谈,多行动,永远是成功的关键。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:“现实是此岸,理想是彼岸,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,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。”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,最终要靠行动来实现,否则再美好的理想就只能变成空想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多有这样的体会,话说得最多的人,不一定是事情做得最多最好的;但事情做得最多最好的,一定是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人。

重行动、肯实干,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质。回望百年发展历程,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,党的奋斗图谱上始终写满苦干实干。延安时期,毛泽东为延长石油厂题词“埋头苦干”,为党的七大纪念册题词“实事求是、力戒空谈”,在全党倡导苦干实干之风。新中国成立后,王进喜、焦裕禄、谷文昌、杨善洲、廖俊波⋯⋯一个个响亮的名字,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实干底色;北大荒、大庆油田、红旗渠⋯⋯一个个闪亮的坐标,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实干身影;战洪水、抗地震、决战脱贫攻坚、抗击新冠疫情⋯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,述说着共产党人的实干品格。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新时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,没有捷径,唯有实干。广大党员干部应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、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,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姿态,坚持不懈,保持韧性,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,不断续写奋斗新篇章。

作者:王李彬


文章来源: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2023年4月6日,原标题“万事行为先”,有删减;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“前线理论圈”

责任编辑:刘卫东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更多精彩视频

请关注我们

欢迎投稿,转发分享
投稿邮箱:qianxianwang@126.com

推荐阅读



点个“在看”

鼓励一下小编呗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